鸣泉社区牵线搭桥,老旧出租房提升改造后,成为“抢手货”
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一些老旧城中村出租房的出租问题成了“老大难”,在官渡区小板桥街道鸣泉社区,社区牵线搭桥进行内部提升改造,老旧出租房焕然一新,出租房重新成为“抢手货”。
近年来,鸣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“村改居”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新路径,牢牢抓住“安居”这个幸福的基点,把老旧出租房改造提升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深入推进,统筹规划,实现老旧出租房“旧貌换新颜”,助力居民幸福感“旧地升温”。
鸣泉社区为典型的“村改居”社区,下辖8个居民小组,面积1.64平方千米。其东连出昆汕昆高速,南接昆磨高速,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。辖区有11个大型专业市场,如骏骐干菜市场、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、得胜家居等。众多专业市场吸引了2.6万余外来人口,其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、短期出差人员以及来昆旅游人员,租房需求旺盛。但社区租房环境配套不一,集体和居民租房收入低、空置率高,且需投入人力物力维护,影响居民收益。针对此情况,鸣泉社区以鸣泉村一、二、三组为试点,由社区主导、居民小组牵头,引入专业公司,与辖区有意愿居民小组、居民签订租赁合同,签订合同后,租赁方对出租房升级改造并运营,打造高品质“公寓式”出租屋。对居民来说,省时省力,减轻日常维护负担,委托专业公司管理不仅能提高效率,降低空置率,同时能减少纠纷风险,保障权益且租金收入稳定。
“我的房子因为是90年代就建的,比较老了,一间房租金也就是300元,总的有20个房间,每年租金5万不到点,现在第三方配了床、沙发、电视、冰箱等家具家电,比以前好租多了,租金也涨了不少,现在一年租金到了7万多点了。”李绍坤家的房子建于1993年,房子改造后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出租,省心省事了不少,收入也增加了不少,此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修水电线路,现在按合同收租就行了。
要“面子”也要“里子”,要有“力度”更有“温度”。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,社区高度重视,通过精心组织召开党委会、党员会和居民代表会,深入研究项目的可行性。在这个过程中,社区不断配强领导班子,健全管理体系,努力构建“全覆盖、无缝隙”的党建管理网络,确保社区能够充分满足服务党员、服务群众的迫切需要,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社区“三委”成员以身作则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党员和群众代表分片入户,耐心细致地向居民介绍出租屋翻新改造规划以及收益分配等情况,帮助居民消除思想顾虑,给居民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居民们对项目的前景愈发充满信心,纷纷踊跃参与进来。
目前,租赁方已投入600余万资金,成功与社区35户居民签订合同,并顺利完成了出租房的升级改造。改造后的出租房,焕然一新,设施齐全,为租客提供了更加舒适、便捷的居住环境。同时,也为居民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,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下一步,鸣泉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务实的作风、更加有力的举措,不断探索创新,努力开拓更多的增收共富新途径,将把满足居民需求贯彻始终,把细心服务、精心服务、暖心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,真正将“民意”变为“满意”,为社区发展开拓出一条崭新的航道。
审核:赵茜
二审:钟玲
终审:彭德光